9月8日,能源局在京召開超超臨界火電機組關鍵設備國產化工作會議,布置國產化工作要求。會議由能源局科技裝備司副司長黃鸝主持,能源局相關領導、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會長隋永濱、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兼閥協秘書長宋銀立出席會議。江蘇省發改委、華電集團、江蘇省電力設計院、華電句容電廠、哈電集團、上海電氣集團等單位的領導參加了會議。
宋銀立秘書長向參會人員做了國產化工作匯報,介紹了前期超超臨界火電機組關鍵閥門國產化推進情況,包括前期工作協調、聯合研發協議簽訂、樣機順利研制并通過鑒定等過程。在國家能源局領導和組織協調下,經過示范電廠、主機廠、設計院和制造企業的共同努力下,目前,超超臨界火電機組關鍵閥門已分別應用于南通電廠、句容電廠一期工程、合川電廠、焦作電廠、長興電廠、萬州電廠等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國產化示范工程。部分電廠投運已達18-25個月,應用表明各種國產閥門表現良好、功能正常,成功保障了示范機組成功并網發電。
為進一步推動超超臨界火電機組關鍵設備國產化示范應用和推廣,國家能源局將華電句容電廠二期擴建項目列為國家發電設備國產化依托工程。會議下發了《華電句容二期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國產化方案》,明確了國產化任務和目標,并成立了國產化工作小組,負責組織和推動方案的實施,保障推進工作順利進行。
隋永濱會長簡要闡述了中國裝備制造業近些年來國產化的努力歷程和成果,從三大主機制造到關鍵輔機設備的國產化,包括相繼開展核電站核級泵閥、天然氣長輸管線全焊接大口徑球閥的國產化工作。在國家能源局果斷決策下,通過制造業和用戶的共同努力和自主創新,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核電站價值量很高的核級閥門國產化率已達到75~80%;天然氣西氣東輸項目大口徑閥門均從國內采購,這些成果讓我們有充分的信心做好國產化工作,替代進口,打破壟斷。
黃鸝司長講話指出,保障能源供應、推動能源結構調整和體制改革是我國能源工作的戰略任務。多年來,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一直是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要求,是推動國家強盛的戰略,能源裝備國產化是我們神圣的使命,能源裝備國產化已經成為我國能源發展的重要工作,對于能源行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黃鸝司長強調了“政用產學研”合作策略的重要性,國產化工作離不開用戶的支持和配合,電廠、主機廠和設計院一定要高度重視、提高對國產化工作的認識,做好國產化工作的后續工作,積極支持國產裝備的推廣應用。同時要切實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負責組織各相關單位,各單位需積極配合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工作。
最后,江蘇省發改委、華電集團、華電句容電廠、江蘇省電力設計院、哈電集團、上海電氣集團等參會單位的領導均表達了對國產化工作的支持,表示要共同努力、團結協作,全力配合完成國產化工作,為中國能源工業和裝備工業的發展做貢獻。
(吳瓊供稿)